你所在的页面: 首页 > 主题论坛>

2022年铁路民航客运量占比下降 是不是搞错了?

2016-12-08

2022年1月至11月,铁路民航客运量完成18.1亿人次,占营业性客运量比重为34.6%,占比较2021年全年回落2.2个百分点,暂时结束了近10年来比重持续提高的发展态势。


图片

近十年铁路民航客运量占比变化情况


笔者前段时间在做春运相关研究,看到这个数据的时候,直觉反应是“是不是搞错了?”打开总量看结构,把累计数据分月看,其实原因一目了然:主要是疫情反弹因素,2022年3月疫情出现明显反弹,铁路民航客运量占比明显下降,4月底达到低谷、不足20%,之后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又呈现快速回升之势,7、8月暑期已提高至42%左右的月度历史高位,之后随着疫情形势趋紧,9月占比明显回落,到11月降至25.8%。

图片

2022年各月铁路民航客运量占比变化情况


前面的数据都是表象,真正的原因主要是铁路民航与公路服务的出行范围不同导致,可以概括为“两个主力军”。即一方面,铁路民航是跨区域公共交通出行的主力军。随着高铁的快速发展,在跨区域(跨省)人员流动时,公众选择高铁、民航的趋势更加明显,高铁民航已经成为公共交通领域跨区域出行的主要选择。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1月至11月,铁路、民航客运平均运距分别为392公里和1547公里。


另一方面,公路是服务末端末梢公共交通出行的主力军。这里的末端末梢公共交通出行主要指省内出行的县乡镇层面。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1月至11月,公路客运量占营业性客运量比重仍高达63.3%,但平均运距仅为68公里,表明主要以短途运输为主。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在末端末梢出行方面,除了公路公共交通出行服务,私家车等也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那么,疫情反弹影响的主要是哪些出行?显然是跨区域出行。疫情越严重,要求越严格,跨区域出行受影响越大。因此,当疫情反弹时,跨区域人员流动限制相对较多,反映到数据层面,表现为对高铁民航的冲击更大。相比之下,目前公路客运大多为省内短途运输,受影响反而较小,相应地,公路客运量占比在疫情反弹月份明显上升,当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又出现回落。


同时,笔者认为,受疫情反弹等超预期因素影响,2022年铁路民航客运量占比虽然出现下降,但这种下降是短期变化,并不改变比重持续提高的长期大势。随着优化疫情防控二十条和新十条措施逐步落地见效,疫情这个最大变量逐步转为可控因素,预计2023年铁路民航客运量占比将重新回归上升趋势,公众从“走得了”向“走得好”转变的步伐将再次加快。


作者:周健(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林小稚、欧伟为(福建省交通规划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