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

专家解读三:发展旅客联程运输 助推城市群协同发展

2024.12.24 375

发展旅客联程运输 助推城市群协同发展

姚恩建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

旅客联程运输是通过多种交通方式相互合作衔接将旅客运送至目的地的新兴运输服务方式,可为跨城际出行者提供便捷的运输服务,实现人、物资、信息在城市群的快速流动,从而更好地促进城市群经济发展。早在20世纪90年代欧美等发达国家就已开始发展旅客联程运输,先后发布制定了旅客联程运输的政策法规,并建立起联运专责小组,围绕旅客联运服务中的票务管理、行李处理与出行连续性等三个重点问题开展了一系列探索,发展形成了多种成熟的联运服务模式,其中比较典型的有汉莎航空的AIRail服务、美国的公铁联运服务与Auto Train联运服务。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高铁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城市群的快速发展,城市间的出行更加便利、更加频繁,也逐渐衍生出了联程出行需求。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明确了“旅客联程运输便捷顺畅”的发展目标,提出了“打造旅客联程运输系统”的发展任务;《“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针对旅客联程联运比重偏低的短板,把“加快发展旅客联程运输”列为重点任务;《关于加快推进旅客联程运输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完善旅客联程运输服务设施”、“提升旅客联程运输服务品质”。

在旅客多样化、高质量出行需求和国家政策的双重驱动下,2018年5月,中国民用航空局与中国铁路总公司签署推进空铁联运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完善空铁联运基础设施、创新空铁联运产品、提升空铁联运服务、扩大空铁联运信息共享、推动空铁联运示范工程等5个方面展开合作。2020年8月,东方航空携手国铁集团宣布“东方航空APP和铁路12306APP全面实现系统对接”,在实现了票务信息共享的同时,也正式推出了“空铁联运”产品。为推进城市群枢纽的协同运行水平,2018年科技部设立了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京津冀城市群多模式客运枢纽一体化运行关键技术”,围绕多模式枢纽群的一体化运输组织与服务开展研究,2021年形成了城市群多模式客运枢纽一体化运行技术体系,研发了京津冀城市群枢纽协同运行管理与服务平台。

随着城市群交通一体化进程推进和运输服务产品的陆续推出,旅客联程运输需求将日益增长,对于城市群多模式交通系统的融合发展带来了更大挑战。对标世界一流水平和交通强国要求,现阶段旅客联程出行还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多模式交通系统方式间衔接不畅、信息共享不足,难以实现高质量协同运行。受体制机制、运营模式、技术手段等方面的制约,不同运输方式各自为战,上下游通道的运力资源、运输组织、运营信息等缺乏有效衔接,严重制约了旅客联程运输的组织效率。二是作为综合交通系统的关键节点的客运枢纽在面对极端天气、线路中断等重大突发事件时应急处置能力薄弱。由于对重大突发事件下城市群内各综合客运枢纽群协同运行的研究还有待深化,以自主认知和智能决策为特征的系统智能管控能力还比较弱;同时,中国公路、铁路、民航、城市交通等主要运输方式虽已成网运营,但因枢纽间缺少有效的协同组织,在面对突发紧急状况时,无法充分发挥网络化运营优势,缓解突发事件带来的影响。三是面向快速增长的联程出行需求,规范化、定制化、个性化、专业化运输服务产品供给难以匹配,旅客联程联运比重偏低。由于各运输枢纽间票务与信息服务数据共享不足,导致联程出行需求特征不明、瓶颈因素不清,不同方式间缺乏统一的服务规范与标准,难以支撑旅客高效的中转换乘,严重影响高质量的联程服务产品供给。

当前,我国旅客联程运输已初具规模,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亟需改善。交通运输部会同有关部门开展旅客联程运输服务品牌培育工作,将有效推动旅客联运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创新旅客联程联运服务模式、促进跨运输方式客运信息共享、营造良好联程联运市场发展环境,推动城市群多模式交通系统协同运行、旅客一体化出行服务等方面再上新台阶,实现旅客联程运输的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城市群综合交通体系服务能力和服务效率。

订阅最新消息

订阅我们的定期通讯,了解我们的最新消息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