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24
380
五个“有利于” 转型势在必行
黄俊生吉林省运输管理局局长
随着旅客个性化、多样化出行需求的日益增加,客运市场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传统“进站上车”的出行模式被打破,旅客更青睐随到随走和“门到门”接送的公交化和定制化服务,客运站在旅客集散、中转、发车等方面的功能逐步弱化、经营普遍困难。在此背景下,交通运输部等部门及时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汽车客运站转型发展的通知》,从科学优化布局结构、合理调整存量规模、拓展站场服务功能、扩展旅游商贸服务、加强用地综合开发、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等六个方面提出了具体工作措施,为各地推动客运站转型发展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具有重要意义。
有利于加强顶层设计,制定政策资金组合拳。吉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客运站转型发展,在交通运输部指导下,吉林省交通运输部门深入研究客运站转型发展政策措施,联合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等八部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汽车客运站综合开发利用、促进汽车客运站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意见》,着力构建“站车企”多点支撑、“客货邮”多业并举、“站商运”多元发展的高质量转型发展路径,提升客运站造血能力,促进可持续发展;会同省财政厅制定客运站资金补贴政策,利用客货一体化转型升级专项资金和“十四五”农村客运补贴资金对客运站转型升级给予补贴和支持。
有利于助力乡村振兴,推动“站货”融合发展。客运站具有运力、场地设施、人员等资源,引导客运站利用“村村通”客运网络,以客运班车为载体,整合农村客货运输资源,构建辐射乡镇、直达村屯的农村物流网络,打通农产品出村进城、消费品下乡进村“最先和最后一公里”,对于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截至目前,吉林27个县级客运站完成“客货邮”融合升级改造,316个乡镇建成乡镇运输服务站,4667个建制村建成农村物流服务点,23个县(市、区)实现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网络全覆盖,累计运输货物1.2亿件。
有利于服务旅游产业,推动“站游”融合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吉林省交通运输部门紧抓旅游大发展机遇,引导客运站围绕冰雪游、乡村游等地方特色旅游产业,增加客运站旅游集散功能,为游客提供旅游咨询、游客集散、旅游包车等服务。目前,吉林已有35户客运站升级改造为城市旅游集散中心,累计开通旅游景区、滑雪场、机场等定制客运线路155条,吉林具备通客车条件的旅游景区和旅游滑雪场均实现道路客运全覆盖。
有利于促进综合衔接,推动“站运”融合发展。引导客运站在保障旅客乘候车服务功能的基础上,积极拓展旅客联程运输和城市候机楼服务功能,加强客运站与民航、铁路的衔接合作,为旅客提供信息查询、购票、行李托运、登机牌领取等一站式服务。鼓励客运站积极拓展公交首末站、停保场、城际城乡换乘中心等功能,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目前,珲春市、辽源市、敦化市已建立城市候机楼,在方便群众出行的同时,吸引了大批旅客进站乘车。
有利于加快综合开发,推动“站商”融合发展。当前,土地使用政策是制约客运站转型发展的重要因素,交通运输部联合自然资源部明确了客运站土地综合开发的相关政策,为客运站综合开发利用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吉林省交通运输部门积极引导客运站充分挖掘区位优势,为公交车、定制客运车辆提供首末站停靠、洗车、维修、充换电、餐饮住宿等服务,全省26个客运站建设了充电桩,榆树、梅河口等客运站积极开展停车洗车、充换电、餐饮电商、农产品展销等多种经营。
下一步,吉林将出台全省客运站高质量转型指导性文件,从体制机制、人员分流、财政保障、综合开发利用等方面提出工作措施,进一步明确客运站公共服务属性和公益性定位,在用地、用电、设施改造、人员安置、企业改制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建立健全督查考核机制,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压紧压实属地改革主体责任,推动完成客运站高质量转型发展目标任务。
订阅我们的定期通讯,了解我们的最新消息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