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页面: 首页 > 低碳出行>案例研究>

福田中心区及周边片区慢行系统规划

2016-12-08


地点

深圳市福田区

业主/执行单位

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关键词

慢行交通

完成时间

2015年

案例描述

规划前,福田中心区出行总量约为93万人次/日,其中慢行总量约为11.2万人次/日,占全部出行方式的12%,远低于全市56%的平均水平。其中,自行车出行总量约为2.8万人次/日,仅占全部出行方式的3%。在出行距离低于5km的短距离出行中,慢行交通也只分担了约33%。相关研究机构完成的调研显示,对于福田中心区慢行系统,有约20%的市民认为慢行出行受小汽车交通干扰大,不安全;约40%的市民觉得慢行出行受立交和大路口阻隔较多,不便捷;另有约20%的市民觉得慢行出行缺少适合全天候出行的遮挡设施,不舒适。

2014年,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出台了《深圳市交通拥堵综合治理策略措施》,提出再造城市慢行系统,以促进出行结构优化调整,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其中福田中心区开发强度大,轨道公交网络发达,具有构建慢行交通的优越条件,作为试点片区,将优先开展慢行系统再造的规划建设工作。为了落实市政府的工作部署,指导福田中心区慢行系统的规划建设,市交通运输委委托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开展了《福田中心区及周边片区慢行系统规划》的研究工作。

按照安全、连续、便捷、舒适的原则,构建环境友好、使用高效、体验丰富、品质优良的中心区慢行系统,打造中心区极具活力与魅力的慢行交通空间,引导中心区形成“轨道+慢行”的核心出行方式,满足中心区市民通勤、娱乐及休闲健身的需要。

关键数据

福田中心区将规划4条对外自行车通道:分别是梅丽路-新洲路、中康路-莲花路-彩田路、莲花路和红荔路等4条通道,总长度约18公里。

其中,梅丽路-新洲路通道全长7.2km,将新建高架自行车专用道,跨越北环新洲立交,然后利用新洲河建设自行车专用通道,改善新洲路自行车通行条件。红荔路自行车通道,将通过压缩机动车道的方式,增设独立的自行车道,并在两者之间设置软隔离设施。另外两条通道,则主要是在既有慢行通道上对自行车通行条件予以改善。

此外,福田中心区还拟建3条内部自行车通道,包括福中路、福华路、民田路、益田路和金田路等5条道路,总长度约为7.5公里。这些内部自行车道将以人行道加铺彩色沥青的方式形成。

根据出行需求分析,目前福田中心区内主要步行通道有18条。未来将通过交叉口窄点设计、人行过街抬高、对角过街设计及风雨连廊设置等措施,改善这些步行通道的舒适性、安全性和便捷性。

目前福田中心区南侧片区已规划建设了部分立体慢行交通系统,通过空中花园、天桥等设施,串联起中心城-皇庭广场-会展中心。未来计划将该“空中步行系统”向东西向拓展,总共形成约6km的“空中连廊”,其中新增约3公里。市民将可通过该“空中连廊”,往来购物公园、COCO PARK、平安金融中心、嘉里广场、财富大厦等建筑。同时计划大范围增加地面至“空中连廊”的竖向连接通道,共35处,以引导地面客流使用空中通道。

根据调研,如果慢行系统得到改善,福田中心区5km以内的出行中,8%的小汽车交通出行、12%的轨道公交出行有望转移为慢行出行。

项目相关方

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政府

现状/进展

2014年12月17日-12月31日,《福田中心区及周边片区慢行系统规划(公示稿)》将在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和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政府官网进行公示。2015年起先行开展福田中心区周边5公里范围慢行系统改造,对辖区内部绿道进行全面贯通,在热点区域再投放1300辆公共自行车,建设中心区极具活力与魅力的慢行空间。与此同时,编制《福田区未来6年立体绿化发展规划》,到2020年实现立体绿化率达8%的目标。

创新点

1.建立轨道慢行接驳通道系统,改善轨道慢行接驳环境,大力推行接驳通道的慢行优先,努力延伸轨道服务范围;

2.建立中短距离出行通道系统,营造安全、便捷、舒适的慢行出行环境,增强中心区慢行可达性,引导市民采用慢行交通方式出行;

3.建立多样化的立体步行系统,集聚人气、商气,激发福田中心区城市活力和魅力;

4.建立连续舒适的慢行休闲系统,融合城市CBD及生态公园,打造自然生态的中心区。

相关链接

http://www.docin.com/p-1046766796.html

附件下载